藝術流派的淡化
2018年09月04日·火曜日 · 全文を読むのに5分かかります。
從近代開始,我們便很難看到像從前那樣通過作品風格來區分畫家流派了。畫家往往以個體的面貌示人,而不再從屬於哪一個流派,美術批評也從宏觀角度轉到了微觀的個體分析。徬佛藝術流派這種分類方式不知從何時起就不再受人注目,藝術流派之間的界限在慢慢模糊,或者說,現在的畫家已不再熱衷於扎堆從事某種相同藝術形式的創作。
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現在藝術教育的普及和圖像對觀眾的的不斷衝擊,使得觀眾對於藝術作品的接受度逐漸擴大,市場上的審美取向比以前更加多元化,因此藝術家們也開始進行更多元的創作,所以形成流派的市場因素不復存在,從而導致了藝術流派的邊界逐漸消失。
這僅僅是從市場角度來看,藝術流派的邊界逐漸消失,並不僅僅是因為觀眾審美容忍度的擴大,而是因為信息普遍為大多數人佔有,從前的藝術資訊的壟斷不復存在。在近代以前,信息交流不暢的時代,由於地理上的限制和交通的不便導致了信息的傳播受到阻滯,這種阻滯往往會在地理上形成各種「信息窪地」。藝術信息如臨本,經常會集中在精英階級手中,例如各種書香門第,所以才會出現一門中父子孫三代皆留名的現象。而身處下層的藝術工作者幾乎無緣目睹這種資源。臨本的稀缺、理論修養的缺失,造成了許多藝術工作者無法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最終淪為匠人。而就中國畫而言,其鑒賞理論也恰恰是由精英階級提出的,所以身處下層的藝術工作者便更無翻身之日,久而久之,「信息窪地」就轉變成了信息壟斷。然而,近代以來,由於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信息窪地」被洶湧襲來的信息巨浪推平,信息壟斷被打破,尤其互聯網的介入使得藝術信息交流越來越頻繁,各類藝術批評文章飛入尋常百姓家、發達的掃描技術使得印刷品能夠無限趨近於原作,加之博物館和美術館的興建和藝術教育逐漸普及。從事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們所佔有的資源較以前來說相對均衡,視野也大大開闊。如果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藝術批評再沿襲從信息閉塞的時代流傳下來的評判方式來對畫家進行流派的劃分的話,無疑是刻舟求劍。同時,藝術家們信息交流的頻繁也使得藝術家們的想法互相影響,可以參照的對象很多,形成獨立流派的條件也已經蕩然無存了,現在剩下的能夠劃分藝術家類別的也只有不同的時代背景了。
另外,藝術批評的興起也為藝術家的創作帶來了理論指導,藝術家對理論的重視程度開始提高,隨著信息交流的通暢,從事藝術創作的人理論修養也在慢慢提高。藝術家不會像以前那樣盲目地對一種流派中的核心藝術家奉若神明,而是慢慢承認作為「人」的個體差異,開始對自身的獨特個性進行探索並進行創作,並不熱衷於投身於組織。
所以,從長遠看來,由於信息傳播不再閉塞、藝術家的理論修養普遍提高,藝術流派的邊界是漸漸趨於消失的。
本文已发表于《世界家苑》2018年第1期,見諸第282頁,如欲轉載,請事先徵求出版社以及作者本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