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从未对成熟的定义有过什么思考,因为我向来是以“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参考来进行人生规划,并且以“修齐治平”为人生目标的。成熟与否并不在我的思考范围之内,或者更甚者,成熟在我的脑海中往往是以贬义的情感色彩出现的。成熟往往意味着可能性的丧失、行为模式的僵化以及想象力的匮乏,那样的人生如同一片荒漠,这对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这也只是带有极浓的个人色彩的偏见。
前几日和别人聊到这个话题,加上几年前也有同学提到过成熟与否的问题,我这几天相当认真地去思考了这件事,并且把我当下对“成熟”的理解写在这里。当然,以我的年龄去写这些未免有些超前,就当是博未来的我一笑吧。

关于“成熟”
首先,大家平时所谈论的成熟,大多数时候往往是个伪命题。打个比方,出卖身体、尊严换取利益,对于认同这个行为的人来说,这是成熟现实的表现;而在不认同这个行为人看来这就是幼稚且不考虑后果的;为人圆滑八面玲珑,在一些积极向上爬升的人看来是成熟,在另一些“善以青白眼对人”的人看来则是下贱;为人刚正不阿,说话直来直去,在过去是正面形象,而在现今则被大多数人看作心智不成熟的行为。 在上述语境下,每个人由于自身的出身、处境、经历、阶级和角度不同,所得出来的结论也大相径庭,所谓的“成熟”也只是一种纯粹的价值判断,并不具备其它层面的意义。
就像从不读书的人都爱劝别人多读书一样,彷佛读书就可以解决一切人生的烦恼,大多数不成熟的人也会对成熟有着相当不切实际的幻想。成熟与否从来都不取决于外表、财富、年龄或是装扮,亦无法通过粗浅的相处模式(或者说人格面具)来判断。在我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成熟是指个体对与人生成长路径的认知程度及其在社会中生活的熟练程度。
成熟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依靠年岁的增长、更不是依赖外部引导,而是像鸟雀衔枝筑巢那样,是由一枝一条构筑起来的,是阅历的积累,是眼界的开拓,是对自身的思考。这种定义下的成熟,往往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诸如,思虑周全、为人处事熟练老道等等。但是这些外在的特征无外乎基于以下几点来构筑的:独立的人格、预见性以及共情力。
首先,具备独立人格是成熟的基石。独立人格并不意味着事事都非要自作主张,更不是事事都要与周围人的建议背道而驰,这样只会让自己成为“个性十足的平庸之人”,因为在这个时代,有着这样幼稚到可爱的想法的人占了大多数,平凡无奇的脑袋里小小的灵光一闪并不能让自己成为最闪亮的那一个。
要培养独立的人格,考虑问题时则应当从“我该何去何从”出发,而不是考虑“我凭依在谁身上之后会何去何从”。只有具备了独立的人格,才能清醒地认知自身,往后的一系列条件才能相继成立。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自身的实力、资质和阅历有着清晰的认知,并非要求自身具备多高的实力、资质和阅历,而是对自身实力的高低、资质的厚薄和阅历的深浅有着清醒的认识。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
其次,“成熟”则意味着做出任何选择之前都要有预见性,能够预见到最坏的结果,并且为这个最坏的结果付出代价,而不是寄希望于有人来帮忙支付,更不是心存侥幸,动物凭本能趋利避害,而人则是通过理性来预见危害。能够看到事物表象之下涌动的暗流。“成熟”的很多外在表征,例如考虑周全、延迟享受,都是由预见性派生出来的,由于能预见后果,所以能考虑周全;由于能预见事情发展的大致脉络,所以愿意为享受作出等待。
预见并不是没来由的胡思乱想,更像是一种推演——基于阅历和经验的推演。然而,阅历的积累其实并不需要亲身经历,就像面对一把刀,没有人愿意去用手握住刀锋。有很多阅历,只需要靠旁观和经典艺术作品的演绎就可以获得。就譬如,从小就被父母带着出席各种饭局的孩子,自然会对饭局上的话术很熟悉。通过观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阅读经典来获得成长,不仅是对于个人是这样,不如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由此而来的——交流、积累和学习。
所以读书真正的意义也在于此,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好的文艺作品往往具有典型性,是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作者极其丰富的生活经历去推演一个剧情去合乎情理的发展。通过文艺作品能够积攒很多阅历而无需亲身犯险。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的所有的遭遇和所有的疑问,前人们早就经历过并且已经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回应了,尽管处在传统价值观被消解殆尽的今天,依然具有参考的价值,读书的价值即在于此。
当然,这里所说的文艺作品囊括了戏剧、绘画、文学和音乐,而且只能是被时间筛选过的经典作品。绝大部分消费性质的流行文化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很简单——流行文化本质还是面向大众的消费品,更多的属性是商品,披头士后来放弃全球巡演专注于录音室作品,正是有意地降低了商业属性从而获得了艺术属性的提升,这也是他们能够具有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之一。
消费性质的流行文化主要是贩卖妄想,营造了一个个看似真实的温柔乡,里面的人似乎都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似乎什么事情大家都在打明牌,都是摆在台面上去你争我斗;似乎什么事情,最后都能完美地收场;似乎每次无法解决的纷争都会从舞台底部升起一尊“解围之神”。这与现实的生活显然是不一样的,而这些文艺作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则需要这些短平快的妄想来抚慰自己劳累一天后疲乏的心灵。
就好像明清小说里的书生总有妖精红袖添香,满足了当时一部份士子对于女性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妄想;而现代坊间各种对婚姻的解读,则是满足了不少现代女性既要依附又要自由还不想付出代价的幻想。
正所谓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一言以蔽之,经典作品中无论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都饱含了生之维艰的无奈或是绝处逢生的欢喜,而消费性质的文艺作品无论显得多么真实都是在贩卖妄想、逃避现实。
最后,“成熟”需要共情的能力。所谓的共情,能够通过同情心推己及人,体谅身边的人的难处,同时认识到什么叫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地为自己付出,另外也需明白自己看似平顺的人生,都有谁在此之前先为自己铺过路买过单。对于这方面的能力,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该如何后天培养,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没有共情的能力,把很多事情都当作理所当然。殊不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突然活络的关系,往往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的潜意识知道。